為什么把EMI濾波器稱作Black Magic?
單相高性能濾波器廠家分享為什么把EMI電源濾波器稱作Black Magic?
許多EMI設備和非EMI設備的設計工程師都把EMI稱作Black magic,這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:第一、目前還沒有一種完善定義的設計方法;第二、在我們關系的頻段內,輸入和輸出阻抗并不是常數。另外阻抗測量十分昂貴且測試結果也不易重復,所以通常只好估算這些阻抗;第三、濾波器插入損耗測試規范常常影響甚至擾亂濾波器的設計。例如,在220A規范中,要求源和負載的阻抗均為50Ω,那么設計工程師到底是按50Ω阻抗還是按真實的阻抗來設計濾波器呢?設計者的責任是達到測試規范的要求還是消除真實的發射呢?
許多出版物列出的設計方法十分復雜。其中有很多測試既費時又難以定義。另外,在很多時候,還需要增加一些昂貴的附助設備來獲取必要的參數。
1.1通用濾波器制造商與EMI濾波器制造商的對比
在標準濾波器和EMI濾波器設計中常常忽視一種實際情況:位于阻帶內的能量多數會被反射回源,余下的能量被電感繞線的直流電阻、磁芯損耗(渦流和磁滯損耗)和電容的等效串連電阻所消耗。幾乎所有的濾波器設計者都知道這一現象,但是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卻常常會忘記。而損耗型濾波器(將在5.5節討論)在阻帶內是消耗能量的。實際設計中,設計者有這些濾波器的設計程序,只要知道輸入、輸出阻抗和其它必須的信息就可以運行這些計算程序。在計算機設計完成時,濾波器設計者就會得到很明確的結果。但我的意思并不是說通過計算機設計濾波器很簡單,也不是說計算機設計的濾波器不需要再設計。相反,還需要通過增加濾波器的級數或其它的設計方法來達到目標要求。
多數EMI濾波器制造商只設計和生產具有EMI衰減功能的低通濾波器,而很少制造帶通或其它類型的常規濾波器。實際上常規濾波器的設計技術與EMI濾波器的設計的確有很大的不同,尤其是本書緒言所提到的那些設計技術。相對與常規濾波器設計EMI濾波器設計顯得更寬松和不精確。所以,這些EMI濾波器設計技術會讓標準濾波器設計者感到很混亂和不適應。EMI濾波器的元件參數是十分靈活的,所以設計者通常都可以使用標準(既然可以靈活選擇參數,那么使用標準數值的元件會降低生產成本-譯者注)的元件參數。另外,這些EMI電源濾波器設計調整的目標僅僅是為達到插入損耗規范的要求。